蒋瓛也足够上道,见徐钦主动一言不发,径直跟着自己进了指挥使签押房,马上就明白他这是有关键性的事情要说,于是在吩咐下面给徐钦泡了一杯茶之后,寻了个借口便将人全部遣了出去。
“蒋大人,刚刚下官见了陛下。”
“哦?陛下又有什么圣谕?!”虽然蒋瓛说话的声音还算平静,可手里的茶杯明显趔趄了一下,滚烫的茶水洒了些在手上,不过他还是稳稳地端住了茶杯,轻轻地放回了桌案上。
“陛下谈到了锦衣卫的问题,对于蓝玉谋反的案子,陛下已经不打算再做任何追究。可锦衣卫当中有人贪赃枉法,也是不争的事实,以陛下的性子,这定然是要彻查的。只不过陛下也还是念在君臣一场的份上,不忍下重手。下官也劝谏了陛下,凡是要依法查办,更要名正言顺,陛下听后也大致允了这个法子。现在陛下的意思就是,先让下官查一查,无论多小的小事,只要有作奸犯科的,概不姑息。”
徐钦当然不可能直接说明朱元璋要弄他,不过想来也蒋瓛的智商,也应该听得懂这话就是了。
“嗯…”
蒋瓛听完之后,只是轻轻应了一声,脸上的表情也看不出悲喜。
显然蒋瓛是明了了皇帝陛下打算对自己的处置。此时内心自然是异常复杂,说是窃喜保住了性命吧,终归是背锅、顶雷的成分更大;说是伤感倒霉吧,怎么说也是保住性命,保住了家人。要说此事的后续运作,其实说来倒也简单。人生在世,要做到滴水不漏很难,可要故意制造一些破绽,对于大权在握的人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再稍微精心布置一二,只获罪,不致死,想来就是徐钦暗示他的目的了。
而对于徐大少来说,此事也就算是向蒋瓛有了一半的交代。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朱元璋显然已经被自己说动,最不愿意被人翻出蓝玉案旧账的就是这位皇帝陛下,只要有他在上面压着,案子的矛头就不会往这个方向上偏。接下来就是蒋瓛自己故意漏出一点小马脚,徐钦再“顺藤摸瓜地摸出”这些线索,找个机会将其治罪,并在之后办这个案子的时候掌控一下发展方向就行了。
单纯的罢官自然是最理想,可实在不行的话,充军发配这里面后续运作的空间也是极大的。即使不敢当着朱元璋的面直接徇私枉法,但发配个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再和和气气地跟当地的卫所军官们打一声招呼,有徐家和锦衣卫这层面子在,让他在那里平平安安地过几年日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毕竟这事还在筹备和准备阶段,朱元璋现在继续按兵不动,肯定是还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机会,况且徐钦也深知,蓝玉案的事情就是一坨顶风臭十里的超级臭狗屎,他自己也是一点儿都不想沾上的。
事物总有两面性,关键是看角度和怎么个处理法。和蒋瓛通了气,徐钦马上就告辞,打算去履行刚刚和谢成达成的协议。
这个协议虽是顺手而为,也是内心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基于当时形势所迫的无奈之举,说难听点儿就是妇人之仁,不过细想下来也并非全是坏处。至少目前大多数朝臣对蓝玉案株连的大多数勋贵官员抱着一种兔死狐悲的同情心理,如果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范围内,对这些被无辜牵连的人展露出一定的善意,显示出自己的仁义和怜悯,无疑是个在大多数朝臣心里的加分项。至于朱元璋方面,他现在其实也不愿意继续深究,只要不是涉及翻案,去打他的脸这条红线,而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运作”,相信朱大老板也不会过多干涉。
谢成的三个儿子已经被充军发配,但是好在时间并不算久,等徐大少回到自己的签押房的时候,孙百户已经将核查的结果送过来了。
其中一人发配于辽东都司定辽左卫,一人发配至北平都司应昌卫,还有一人是去了陕西都司的宁夏卫。
只要找得到人就好办!辽东都司是左军都督府的辖下,而自家三叔就是左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北平都司则是后军都督府麾下,目前后军都督府的都督乃是驸马王宁;而陕西都司所属的右军都督府则是驸马梅殷在代管。都是关系极好的熟人,只是将一个发配人员调到条件稍微好一点儿的地方照顾一下,甚至根本不用他们亲自出面,找个下面的经历、都是之类的官员签个条子就可以了。
然而这相隔数千里的事情,就算是快马加鞭也得好些日子,甚至像这些步行发配的,甚至还有可能都没到地方,自然不用急于一时。反倒是现在还在京里的女眷们,可能更麻烦一些。
“大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