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与之匹配的船体。
最后憋了一晚上的姚然终于完成了设计,第二天早上就开始在船坞里面带着一众木匠开始研究,取材,剪裁,然后大体的外形制作没出三天就已经开始动工制作了。
而姚火等人在收到姚然图纸的第二天也开始了,整体铸件的模具制作,已经关键部件的钢铁构建的打磨制作。
整个姚然名下领地的生产力,虽然还停留在匠人工坊的时代,但是真的想要到达一工业时代的标准,没有匠人的传承,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是肯定不可能做到。
除非姚然能直接生产,或者说制作出数控机械设备,现在就连最简单的车、铣、刨、磨,都是根据图纸和工具测量,三个工人出同一零件。最后选优才能勉强制作。
手握视网膜利器的姚然,如果零件达标能源供给没有问题的话,姚然制作一个航天飞船都可以尝试。
当然了如果真的要制造一个航天飞船的话。可能其中的一种材料就够几代人的研发制造了,就算有姚然的数据图纸的支持,但是真的到了实际生产的环节,就会困难重重。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任何一项科学都不是独立在自己的体系之内的。
想要把理论转化为实际,那么所需要的就是整个科学链条的进步,而不是单单只是某一项的突发猛进。任何一个环节拖了后腿,那么整个项目都可能被停滞不前。
而现在经过姚然带着远征的人口,还有视网膜系统回到高山这里,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能找到铁矿,石灰,棉花,已经是跨越式的进步了,而现在又发现了橡胶,这就是铁器时代中重要的一环了。
如果能将铁水的含碳量降低,能够铸造出钢构件的铸造件,那么姚然当前的科技能力将大幅提高,而姚然现在利用的不论是炒钢的办法,还是锻造的方式,一个是很难将达到低碳的标准。另一个是很难将再次铸型。都不适合批量生产。
如果真的是人口量巨大,单纯依靠手工也能批量制作也可以,但是人口数量反到是姚然现在面对的问题之一。
有时姚然也经常想,我不是应该可以当大爷的吗?怎么大爷没当成,天天不是打铁,就是烧煤,现在又做起了船工。
终于八米船长三米船宽,两米纵深的无帆,摆渡船完成了第一艘,这样的摆渡船,也可以作为渔船使用,但是捕量就比较少了。好在的是呢,这样的小船有三两个人就可以操作。
但是船机还没有运送过来,姚然叹息着,码头上看着平静的湖面。“要是有个电话该多好,这时候打个电话问问,怎么还没做好?不就全搞定了!”
当然姚然在这里闲待着,并不代表造船工作就停歇了,而是有了第一次样船,后续的船只就由其他人建造姚然来阶段性验收检查就可以了。
懒人创造世界,姚然就是这样一个懒人,我来验收把关你们干就好了。所以现在姚然有时间在这里哀声又叹气的。
午后时分,终于一个庞大的车队驶进了沧龙城。至此从消息传出到生产完工,一共才用了七天的时间。(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