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宝石山栖霞岭的后门出口,出口往东是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往西而下乃为岳庙。
两个人是懒洋洋的行走着的,就下了山来,乘坐公交到湖滨公园。公园门口矗立一块清朝乾隆皇帝御笔的题词石刻。
在湖滨公园的漫湾处,一片空旷的水域上,蛰伏着田田的荷叶,挑出一个亭子来,双重檐、歇山顶、六根木柱支撑,建造得异常轻捷,通透,有如点睛一笔,把远山近水的神气都聚拢一起,是西湖上的标志型建筑之一。
古时此处原有黑色小亭,后在风雨中损毁。清雍正四年于水滨中重建校射亭,供皇帝安全巡阅驻防营的八旗子弟。当时亭子湾处花柳竟放,天天是刀弓竞响、而鱼鸟不惊,故称“亭湾骑射”。
亭子周围,平沙浅草,是清朝时八旗子弟骑射练武之所。附近湖岸的地面上,铺设着许多刻有健身习武图的地砖;连接亭子和湖岸的路面没有护栏,据说这是为了在阅兵时视野开阔。
从亭湾骑射漫步湖岸,一座拓印着乾隆皇帝手迹的石碑赫然入目。“乾隆阅武诗碑”保存完好,字迹历历在目。
云落漫声读着乾隆“旭丽直风轻,广场试阅兵”的诗句,再看看亭湾骑射和开阔的湖面,昔日的刀光剑影仿佛又浮现在眼前,“沙场秋点兵”的豪气不觉涌上胸膛。
不远处有一座造型典雅的亭子,此亭名“晚香亭”,匾额为当代书法大家题书。亭子两侧有张学理撰、商向前书写的楹联:风月无边信是湖山著意;园林有幸只缘翰墨多情。这里经常聚集着一群越剧票友,优雅的曲调给西湖增添了一点别样风采。
晚香亭对面,大片金黄色的荷叶高高地浮出水面,时值初冬,只剩下败叶与残藕相伴,虽无荷花的清爽风姿,却也独有残缺之美态。
不远处有一停靠着各式游船的埠头,游客可以从那里租条小船,船夫站在船尾,一边摇橹一边讲解与各个景点有关的历史传说,小船缓缓而行,随波荡漾,使人联想起古人泛舟西湖的诗意。
母亲群雕前的湖水中是一片荷池,残荷断藕之中,一个雕塑采莲女和她的小船隐于枯叶间。稍远处的湖水安静而又活波地闪出了鱼鳞般的波光,多情的留住了环湖三面那层层叠叠的山岚。真的希望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全无忧虑,全无烦恼的晚年。
湖滨公园长达一公里,它由六块大小不等的园地连缀而成。自南向北分别为第一至第六公园,统称湖滨公园。园内种植的垂柳、松柏、香樟组成了绿树浓荫,精致的花坛配置的各式花卉,色彩缤纷、香气四溢,恰似一条绚丽多彩的七色缎带。
沿湖是造型优美,色呈绿色,雕工精致的石柱路灯。在公园还筑以花架和供人品茗休息的廊台楼亭等小品,既体现了现代城市公园的气息,也不失湖滨公园所具有的清新、整齐、清净、开朗的特色。
云落和柳熏慢慢走着,欣赏着西湖市的风光,这些是寻常不得见得胜景。
一路来到南山路苏堤,云落看着入口处有一尊苏东坡塑像,苏轼曾两次任职西湖市,三年通判,两年知州。在他任西湖市知州期间,对西湖进行治理,浚湖清淤,形成苏堤。堤上桃红柳绿,从此游西湖有了新去处。
湖畔居和风波亭之间的林间空地,耸立着意大利旅行家雕像,把西湖市誉为“天堂之城”,称赞西湖市是“世界上最宏大壮丽的城市!” 今天的雕像仍是七百年前的样子,身披西式长袍,翘首今日西湖市新貌,重复着当年的惊讶。
香格里拉饭店面向西湖的大草坪上,有中国画大师的塑像,头戴瓜皮帽,鼻子上挂着眼镜,手托画板,一动不动地凝神注视着眼前的西湖。
一片隐秘的花坛间,有一组生活气息很浓的雕塑。两个老人在对弈下棋,一个老人眼皮下挂,举棋不定,有点不知所措;一个老人气脉沉静,眼白发着黄浊,一股很饱满的神气,可见是个刚下了个好子的强手。
旁边还有一个手托鸟笼的老人在观棋,笼里的鸟,欢蹦着,如果是会讲话的画眉,可能也不会观棋不语吧。湖滨公园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在西湖之畔,从这里看西湖,浩浩的千顷湖水碧波荡漾,不胜美景尽收眼底,西湖新十景名曰湖滨晴雨。
柳熏静静的依偎着云落,轻声咳了几声,很是淑女的用纸巾掩着小嘴,手法很是巧妙的没让云落看到什么就把纸巾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箱中。可是云落的眼神却是一凝,他的嗅觉很是灵异的,闻得出来,刚刚柳熏咳嗽的时候,咳出了鲜血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