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臣子的名字写在屏风上,乃是历代君王的一个习惯。
原来,在古时候,因为交通和通讯的限制,很多官员一辈子也没能进几次京城。再加上因为官职的限制,要想见上皇帝一面也没有可能。
全大明朝上千个县,每个县都有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再加上府一级的知府、同知、推官,省一级的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中央六部、各大衙门,加一起,这官可就多了。
别说见面,就算要记住他们的名字都难。
每到有个官员做出让皇帝满意的政绩,入了他的眼,皇帝都会随手将这人的名字和官职写在屏风上备忘。
当然,这样的好处是。一旦国家有重要的人事变动,或着有重要的事务需要找精干得力的官员办理时,皇帝就会第一时间在这上面选人。
也就是说,只有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这面屏风上,才算是真正的简在帝心,前途一片光明。
崇祯这人为人急噪偏激,说句实在话,性格上有很大问题,看谁都不顺眼,这一点从这些年内阁如走马灯一样换人上面就可以看出来。
如今,大明朝第一大事就是对内对外用兵,所以有军事才能的统帅能够将名字录在这面屏风上也不不奇怪。
可是,杨嗣昌乃是当朝首辅,皇帝一等一信重的股肱;孙传庭虽说是陕西巡抚,职位不高,却也是实打实的西北封疆大吏,准山陕西川甘宁总督;洪承畴就不说了,西北军事第一长官,千军晚马的统帅;卢象升,总督天下援兵。
任何一人,都是出将入相的国之柱石。
当然,卢象升的名字上有一道粗线,显然是刚被皇帝给划掉了。
孙元一个小小的参将,竟然能同这闪闪生光的四人同例,怎不叫他心中骇然。
看不出来,这个崇祯表面上对孙元是疑虑重重,可一旦决定起用此人,却直接将他上升到如此高度。
王承恩心中也是微微一叹:这个万岁爷啊,还该不了刚登基时那操切的性子,一旦有人入了他的眼,恨不得明日就将他撒出去派上用场,官职爵位也绝不怜惜。
“斩首一千二百级,还有将近五百真夷,呵呵,真是不错,真是不错呀,这可是我大明朝这几年排名第一的军功啊!”扔掉御笔,崇祯皇帝一想起这场胜利,就禁不住激动起来。这个时候,既然已经决心起用孙元,他也不在掩饰自己的情绪。面上潮红更甚,看起来好象一个热病中的病人。
王承恩见皇帝情绪很好,心中也是一酸,已经有半个月天子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他凑趣地问:“确实是,也不知道这排名第二的军功是什么?”
崇祯皇帝:“自然是生擒闯贼酋首高迎祥了……”
王承恩没发现皇帝异样:“倒是,那么,奴婢敢问底下,这排名第三的军功又是。”
皇帝:“滁州大战,大败贼军三十万。”
说到这里,他变了脸色。
王承恩脑子里也“嗡”地一声:“这排名前三的军功都……都都都是孙元打下来的,这怎么可能?”相比之下,朝廷其他人,其他军队,这两年来好象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良久,皇帝才低呼了一声:“这个孙元怎么如此能打啊?”
王承恩定神,继续凑趣道:“禀告陛下,奴婢倒是在坊间听过不少关于孙元的传闻。说起来,这个孙元倒不是个常人。”
崇祯来了兴趣:“你说说。”
王承恩:“听人说,这个孙元力气极大,可谓力能杠鼎。他相貌异常,看起来虽然不胖。可手脚细长,将衣裳一脱,身上却是结实的腱子肉,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肥膘,整个人就好象铁铸一般,这是一奇。”
“第二奇呢?”
王承恩:“此人非常能吃,无肉不欢。每饭,必食一斤生肉,两斤烈酒。他曾经与人打赌,在一天只内吃光了一条山羊。”
“一日之内吃了一条山羊,我的老天,一只羊得多重啊!”崇祯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还吃生肉,这不是活樊侩吗?真真是酒囊饭袋啊!”
王承恩:“确实,这就是个酒囊饭袋。不过,军汉嘛,在战场上出力,若不能吃,哪里有力气厮杀?”
“酒囊饭袋也不错啊,如果能够打仗,朕给他的俸禄应该也够他吃饱饭了。”不知道怎么的,听到王承恩对孙元的这般形容,崇祯内心中突然偷偷地松了一口气,暗想:也就是个粗鲁不文的武夫而已,这样的人物都是直肠子,却没有什么花花心思。他若是太精明,朕还不敢放心使用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