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在海靖听来,那意义可是非同一般,此前对于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争,杨丰始终持一种中立态度,就算上次坑意大利时候尽管报纸电台上如何翻云覆雨,他这里也始终没有发表任何倾向性的言论,但今天这话,很明显是在告诉德国,如果在德国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情况下,中国肯定会加入同盟国的。
他的这番表态,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阿根廷是否加入同盟国,和中国比起来阿根廷算个屁,就是整个南美都不值一提,在离开皇宫以后,海靖立刻把这个消息发往柏林,紧接着就送到了威廉手中。
威廉当然同样清楚杨丰这番表态的意义,可以说这就等于让他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打到现在德国也同样已经筋疲力尽,超过两百万人的伤亡,国家财力的枯竭让他和德国政府也是在咬着牙支撑,早就盼望着结束战争,当然是在胜利的情况下结束战争。
现在杨丰已经把道给他划出来了,德国如果能够解决意大利从背后进攻法国,也就等于把法国逼上了绝路,然后中国才有可能向他下注,说到底杨丰的目标还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让德国人浴血奋战,他好跟在后面坐享其成,虽然这一点很让人郁闷,不过对德国来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而且从目 前战场上的形势看,这也的确不失为一个扭转困境的突破口,无论东西两线,实际上双方都已经回到胶着状态,谁也没有能力奈何对方,协约国固然无法攻破同盟国的防线,同盟国也同样无法攻破协约国防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谁也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但意大利战线上不一样。意呆们在战场上的表现纯粹就像一个笑话,以德军的战斗力,想要在伊松佐河防线获得突破并且打进意大利,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只需要再有一个集团军投入战场,然后奥匈也再投入一个集团军,五个集团军的兵力足以横扫整个亚平宁半岛。
意大利北部一马平川,接着可以轻松一直打到都灵,虽然法意边境都是山区,但两国之间却有着发达的铁路交通。和杨丰设想的进攻马赛不一样,威廉的目标是里昂。都灵有直通里昂的铁路,一八七零年著名的塞尼山隧道就已经建成,而且那里有不只一条路线可以横穿阿尔卑斯山进入法国腹地,当年拿破仑甚至在那里修过公路。而一旦从都灵攻入法国,那么整个法国实际上就算完了,他们现在所有军队全在马恩河防线上,就算知道德国进攻里昂也撤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军在自己后方长驱直入。
然后中国参战会成为压垮法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没有任何胜利希望的情况下法国人只能屈服,一旦法国投降,英国就没有继续战斗的意义了,最后只能求和重新分配世界。在明白了意大利之战的意义后。威廉和手下的将军们立刻激动起来,打了快两年了,这可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曙光。
当然就算德国人明确了目标,他们也不可能短期内在伊松佐河发起进攻。他们首先得再挤出一个集团军来,而且这个集团军的战斗力还必须足够强,也就是说他们不能用新兵。必须得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行,可现在他们无论从哪个战场,都抽不出一个集团军了,无论哪个战场,抽出一个集团军都得冒整个战线崩溃的危险。
唯一的方法就是分散抽调,这里抽点,那里再抽点,东线凑一个军西线再凑一个军,另外再从戈尔茨男爵那里抽一个军,这样东拼西凑最后基本上一个新的集团军就出现了,至于那些被抽走的部队,只好再征新兵补上,这样德国第十六集团军也开始了组建。按照一个集团军平均二十万人的规模,现在德国仅在战场上维持的就超过了三百万,加上之前伤亡的,为这场战争光陆军德国就已经动员了近六百万,如果算上海军这个数字就更恐怖了。可以说青壮年基本上都上了战场,现在德国的工厂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女工和老人小孩在工作,农村因为缺乏劳动力,甚至开始出现大量农田荒芜,粮食紧缺让整个国家都勒紧裤腰带,真可以说是有点山穷水尽的味道了。
当然他们的对手也差不多,英国还好点,毕竟他们死的人最少,俄国虽然人员上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财力却已经差不多山穷水尽了,至于法国那更是人财两空,现在法国政府正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