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大好事!王大人那面事情已经弄好了,这次南京吏部尚书吕大器把柄让咱们捏的死死的,不得不向咱们妥协,这次秋闱授官的名单已经下来了,头名张傅生等五个等着赶着入京参加殿试,剩下入南京都察院担当照磨,司务,经历的十一个,进入南京六部的三十九个,被分配到南直隶当县令县丞的五十二个,剩下些明年京查还有机会!”
满面喜色,孙传庭兴奋的捧着一份红皮名单跑了进来。
这真算是一个大收获了,虽然都是些七品八品甚至有九品的芝麻官,可这年头可不是所有贡士都能当上官的,天下官职就那么多,寻常不可能增设,不少人甚至要等十来年都等不及一个位置,这次吕大器也帮助门生弟子舞弊了,把柄在王瑶之这儿,为此不得不坏了规矩,把历年积累的出缺一次交出来一大半。
别看这些官职小,大明朝的体制,小官也能咬死阁臣,在这官场上,除了以前那些晋商家族的保护伞,宋青书这是在官场中又扶植了一大批自己的亲信,而且这还是力量空缺的江南。
尤其是这些还是在泰州学派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士子,诸多儒家理论中,也只有被污蔑为异端的泰州学派学说,最激进,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这事儿是件大好事,也不枉宋青书捏着一把汗和崇祯皇帝对着干,可也仅仅高兴了片刻,宋青书又是发愁的招了招手。
“伯雅先生来的正好,来人,再把张煌言那小子叫来,你们帮我一起参谋一下!”
…………
两封信摆在面前,截然不同的内容看的张煌言和孙传庭两个智多星也是忍不住直挠头,没办法,事儿太古怪了。
卢象升的公文相当正式,以命令的格式给宋青书,要求他立马派兵维持漕运的秩序,恢复江南转运使的工作,保证北上粮饷的顺畅,并且尽快整顿军队,北上勤王,卢象升是个直人,这篇公文写的亦是热血沸腾,看的人恨不得现在就效命疆场。
杨嗣昌的信就隐秘的多,信里建议宋青书继续拖着漕运,尽可能延迟南粮北调的时间,并且谨守两淮,不要轻易北上。
按理来说,杨嗣昌算是宋青书的头上靠山,这时候最好依照着杨嗣昌的话做,可杨嗣昌是个啥货色宋青书可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只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并不会真正考虑宋青书的利益,如今乞活军闹腾的已经和朝廷的关系有些僵,如果再闹下去,宋青书也不清楚朝廷的底线在哪里。
可卢象升的命令要是听了,等于和杨嗣昌撕破脸皮了,杨嗣昌至少还能受宠两三年,权倾朝野,和他作对乞活军日子就得过的紧了,而且恢复漕运没啥关系,派兵北上同样不符合乞活军的利益,这两个选择,对宋青书来说都不是好选择,如今思量的,就是哪个危害更小一点。
“大帅,这恐怕就代表朝中的两种态度了,前一阵,京师加多宝分号就已经传来消息,杨嗣昌高起潜欲与清廷议和,杨嗣昌这是要营造一个虚弱的状态,迫使朝臣答应他与东虏议和,而卢象升一向是主战派,皇帝调他为兵部尚书,天下勤王军督师,他自然是为了积累力量与东虏决战。”
“依学生所见,杨嗣昌的建议不能听!”
沉吟了好一会,还是张煌言第一个开口分析道,一伸手把地图扯开,指点着上面详细的布置,这个历史上靠着一张嘴维持了南明十多年的鬼才阴仄仄的解释起来。
“最能妨害卢象升决战的,还是兵力,南北两路剿贼大军可还盘亘在湖广,中原呢,尤其是洪承畴部,前些日子还像两淮移动了,取得了政治妥协,再不松开漕运,皇帝肯定比不会再忍,到时候洪承畴,熊文灿挥军东进,正好打了咱们,两处战场以此为主,就可以顺理成章和东虏议和了!”
“他娘的,杨嗣昌这是卖老子了?”
虽然考虑过弊端,可是宋青书还真没往这处想,听的他忍不住骂出声来,忍不住直接拿起杨嗣昌的书信随手扔进火盆里,转眼烧成了一堆灰烬,不过看着飞灰飘荡,孙传庭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些难色。
“大帅,要是这次逆了杨嗣昌,恐怕日后他找麻烦的时候就多了,如今杨文弱正值皇帝信任,和他作对,不是良策,不若各听一半吧,把长江放开,让漕运顺利,咱们也不出兵,坐看北方朝廷党争即可。”
“不!不!大帅,学生认为,兵还是要出的!而且还要出的有技巧,这次正是再给朝廷一个假象的时候!恐怕卢象升给大帅下公文的同时,庐凤总督马士英马大人也会接到督军北上的命令,咱们先拒绝,等马大人督军时候,就会给朝廷造成个错觉,庐凤总督总能控制住咱们。”
“朝廷信任督抚,只要可控制,就算打退了东虏,朝廷对咱们秋后算账的力度也会降下来,至少如今房县曹操,古城八大王可是骚动不已,不解决他们,朝廷不会再对咱们动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