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矛盾,只有一真。
在这个案例中,无论莎翁还是常生,他们都提出了自相矛盾的观点,当判决对自己有利时,他们就会以判决为前提条件;当判决对自己不利时,他们就会以合约为前提条件。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其实现的手段,就是给出一个虚假且不充分的前提,只是要从逻辑理论上加以破斥,还要让这些古人能够听明白,就比较困难了。
“这个案例来自海外之国,是我在梦中所见。或许在老秦很难解决此类案件,可那海外之国的官主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他们的法令健全,有着‘上诉’机制,对县令判案不服的,就可向郡守再次提出告诉,这是一种完善的制度,在我老秦或许也有类似的事情,却只是偶然发生,或者十年百年也不会发生......”
白栋微笑道:“这就是第二步的答案。我们已经知道莎翁和常生都有犯错,可官家总要做出一个判决,所以第一审的官主应该驳回莎翁的告诉;这是因为莎翁与常生的约定虽不可以对抗官家判决,却是提出争讼的事实基础。根据约定,常生应在第一次赢讼后,才应该给付半费,而在莎翁提出争讼时,常生并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争讼,所以莎翁缺乏提出争讼的事实依据。判决驳回他的争讼请求后,官主并不需要对本案事实做出判断,并没有产生实质上的输赢,因此两人不为输赢,自然也就不需要支付半费。此后莎翁可以提出‘上诉’,在上诉时,两人都算是第二次参与争讼了,也就无法做出之前那种诡辩,官主只要依据事实和法令,做出判决即可。一般认为,如果没有新的事实出现。且莎翁不能证明常生在某场争讼中获胜,他将在上诉过程中败诉,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一口气说完,白栋也不觉暗松口气,真是太不容易了,对这些古人普及法律和《普通逻辑学》根本就是在折磨自己,以后这类事一定要少做。
这次实属无奈。杨朱在世人看来或许自私自利,可在他看来,却有着超前的自由思想,在这个时代尤显宝贵;而且此人还是个大学者,如果让他来教导白家子弟,相信草儿她们会变得思维更加活跃、更易建立起科学、立体的三观。当然。杨朱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他教导白家子弟之时,自己也要对他做出一些引导,否则白家子弟都变成了‘自私自利’之人,列祖列宗是要跳出来骂自己的。
要收服杨朱这种人,就必须要真正的震慑他。他巧于舌辩、能诡思,就给他一道后世人都未必能解开的二难推理;他被列子推为道家。体内其实流着法家的血,就讲述一个法律健全的海外之国,让这货惊喜万分。
这个时代的道家可不是后来的道教。老子也罢、后来的庄子也好,其实提出的都是广义上的天下之道和狭义上的治国之道,就连日后的韩非也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列子说杨朱是道家,其实是指杨朱‘贵己重生’、‘全小而自然成其大’的思想,可要让天下人都能够‘贵己重生’,最后还是要靠法令来保障。就如同法家的虚君思想一样,无论君为标枝或是骄阳,没有法令保障都是无法实现的。
白栋的话音落下,祠堂内顿时一片寂静。稍顷,赞叹声响起,击掌声不绝,赢连也在鼓掌。不过他是在夸奖白栋的破题思路,对于海上之国的‘上诉’制度,只是稍做思考便放弃了。
就算已经有些老糊涂,毕竟也是一代明君。只要稍做思考,就知道海上之国的法令未必适合老秦。别的不说,光是这一个上诉制度,就要大增各级官员的负担,还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和保障措施,老秦国的官员可不是尸位素餐,个个都很忙碌,要增设官员也不现实,没这么多官爵可封,封了国家也养不起。
甘龙、公孙贾这些老臣谋国深远,虽然赞叹羡慕白栋口中的这个海上之国,却与赢连一样不会过于向往。法律,永远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先因经济需要而产生,后为政治服务,空中楼阁是不可取的,有识之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