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纯粹是为了班级学习上的事,没别的啊。
这可好了,黑灯下闹出影子来,现在他是猫抓糍粑脱不了爪子了。
“爸,妈,我给伍爷爷留了一份乌米饭,我得赶着送去呢!”程小麦顾不得和二老理论,连忙说道。
每次程小麦做乌米饭时,都要给伍夫之送一份的。
钱红英点头道:“那你赶快送去!”
程小麦用荷叶包好了一份乌米饭,又用盒子装了两条呆子鱼,赶着给伍夫之送过去。
伍夫之住在村东头的祠堂里。
一路上和乡亲热情地打着招呼,不大一会子,在程小麦面前出现了一座白墙青瓦的古建筑,那就是板桥村的祠堂。
在旧时候,祠堂是宗法家庭制度的产物,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同时也是族中举办理婚丧寿喜等事的地方,一般还是族里议事,决事,表彰和惩戒的场所。
一般祠堂内,供奉着族祖的牌位,记录着家族的辉煌和传统,可以说这里是家族最为神圣的殿堂。
可是,板桥村是一个杂姓村,这座祠堂也与众不同,它并非家族式的祠堂,而是整个村共同拥有的一个殿堂。
祠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斗拱飞檐,门罩屋翎,无不精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故事。
在屋顶的上方,雕刻了两条相护缠绕的螭吻,鳞爪纷然,沿着屋脊盘旋,然后在屋顶两角昂向天。
两条螭吻各自守护着一个圆盘,一为太阴,一位太阳。
在大门两侧,各有一根红木柱子,上面刻有一幅镶金对联,分别是: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
门楣上有一块横匾,上书:聚贤堂。
在聚贤堂正厅内,所供奉的不是族祖牌位,而是历代圣贤的语录。这些语录都是后代人抄录的。
在这里同样有一副对联:天长流水坐怀古;秋静幽兰时向人。
程小麦记得自己在高考录取通知书时,他就跪在这里抄了一天圣贤语录。
这是板桥村祖传下来的规矩,凡是板桥村出了有出息的子弟,无论是读书的,还经商从军的,都要在这里抄录一天圣贤语录。
其目的很明显,板桥村的子孙后代,不论拥有什么样的地位,都要不要忘了历代圣贤的教导,记住什么是礼义廉耻,孝悌忠信。
从侧门穿过去,是一个天井大院子,这个设计有点类似于华医堂。那里栽了梅、兰、松、竹;一口大水缸,两块麻石水槽,里面种了些睡莲蒲草,还养了几尾游鱼。
院子的两侧是美人靠(美人靠是一种长形座椅,古时专供女人休息时用的)。据传这聚贤堂最早时,是三国东吴孙权给吴国太修建的养老宅屋,这里正是吴国太平时休息的地方。
围绕天井院子四周是花墙,花有:月季,珊瑚树,洒金珊瑚,小叶女贞,金森女贞,大叶黄杨,龙柏,石楠,火棘等。
穿过天井院子,后面是一幢树林掩映的古旧住宅,平时,伍夫之就住在那里面。
此时此刻,伍夫之正手执一把用铁蒺草做的长柄扫帚,在林间清扫落叶,程小麦踩着鹅卵石铺的小路走了过去,微微鞠了一躬,恭敬地招呼道:“伍爷爷好,我给您送乌米饭来了!”
伍夫之抬头看到程小麦来了,清澈的眼神中,饱含着慈祥和关爱,开心地说道:“哎呀,是小麦呀,快,快进屋里坐吧!”
【作者题外话】:清纯的乡土文,独特的民俗风情,不一般的古意乡村,有喜欢的请大家将本书收藏下来,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
好的建议本人一定会采纳,写进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