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8章 威胜军换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唐大顺二年,即西历891年秋,大唐帝国的东南和西南,同时发生了两件大事。

    首先在西南,王建攻西川三年,终于取得大功,逼迫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开门投降,献出成都。王建没有立即诛杀陈敬瑄和田令孜,而是分别授以虚职,圈养了起来。同时不断上书朝廷,请求将此二人诛杀。但朝廷没有允许,只是以王建为西川节度使,检校司徒。算是官方认可了王建对西川的统治。

    东南,孙儒放弃了已经被战火彻底毁掉的扬州城,驱赶江东百姓,尽起大军,号称五十万,进攻宣州杨行密。结果被背水一战的杨行密用计击败。孙儒死于乱军之中。他的部下刘建锋、马殷等人带领孙儒残部一路向西逃窜。淮南全境被杨行密平定。朝廷即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

    不管最终的胜利者是谁,总之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平息了。唐帝国的百姓们终于都长出了一口气,以为这回太平日子终于就要来了。却不曾想,天不遂人愿,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这一次,祸起之处却是在唐帝国的腹心之地——关中。

    大顺二年冬十月,威胜军节度使齐克俭忽然病逝。乾州众将即拥立齐克俭的侄儿,行军司马齐轩为威胜军留后,代行节度使的职权。

    不过齐轩没有同意,他将威胜军节度使的印信暂时封存在节度府,并第一时间向邓州发了一封急报,请求楚王张寻定夺继任节度使的人选。在信中,他建议由余州刺史褚良继任。

    倒不是齐轩高风亮节。而是他心里清楚,这威胜军从设立之初,就是楚王的势力范围。这几年来,虽然叔父是节度使,但藩镇中的重要事情,都会报由邓州决断。很多来不及等待邓州回复的急事,齐克俭则会与副使褚良商量。十次里面有八次,最后都会按照褚良的意见来办。所以齐轩知道,即便他想要坐这个位子,也坐不稳。与其如此,还不如摆出一个高姿态。至少还能为自己在楚王面前博得不少好感。

    不过,乾州齐克俭麾下的一些老资格,却不这么想。他们自打齐克俭在神策军中时就追随左右,对于邓州方面的认同感比较淡薄,打心底里希望威胜军的基业能够在老齐家传下去。所以,对于齐轩的做法,他们感到十分难以接受。

    几个领头的将官私下一商量,就决定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由朝廷来任命新任节度使。

    说句实话,这些乾州军的做法其实才更符合大唐律令。藩帅的更迭,本来就应该是由朝廷来决断的事。

    乾州军的上书到了长安,首先就落入了把持朝政的左神策中尉杨复恭的手里。杨复恭览信之后大喜过望,简直如获至宝。他决定先不把这件事禀告给天子。在他看来,李晔一定会再下诏征询楚王张寻的意见。那样对杨复恭来说,就无利可图了。他对朝廷隐瞒了消息,并第一时间召集了几个身居高位的干儿子前来议事。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凤翔节度使杨守立兴奋地说:“我们必须趁着这个机会,把威胜军控制在我们的手里。威胜军节度使的位子,必须由咱们杨家人担任。”

    当初朝廷设立威胜军,就是为了防备李昌符的凤翔军。所以如今的凤翔节度使虽然换成了杨守立,也依旧看威胜军不顺眼。所以他极力赞同干预威胜军的换帅。至少,也不能再让楚王的人执掌威胜军。

    杨复恭听了杨守立的话,频频点头。显然,他也是这个意思。

    “请阿爷三思啊!”说话的是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显然,他持反对意见。

    杨复恭听了眉头一皱:“我要三思什么?”

    “楚王如今实力冠绝群藩,岂是那么容易招惹的?如果威胜军换帅一事不能如了楚王的意,我怕他来兴师问罪啊!”

    “呵呵。”杨复恭一声冷笑。“守亮过虑了。此时,张寻的精力应该都在江南西道呢。咱家听说,上个月,忠义军刚刚帮着杜洪攻克了黄州。这个月,又有淮南贼孙儒的旧部刘建锋、马殷等人引军入了鄂州。而且,听说邵州刺史邓处讷好像也反了,据说已经联合武贞军雷满一起讨伐潭州周岳。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前前后后这么些个烂事,可够张寻忙活一阵子的了。即便他想管威胜军换帅的事,恐怕一时半会也抽不出手来。等到他能抽出手的时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