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给轰掉了,大城国王原本在主战主和之间徘徊,没了王子,他也就没了念头,索性就要和大明决一死战。
大明求之不得。
双方在广安四年的冬天,展开了一场硬碰硬的大决战,其惨烈程度,犹在当初四国联军结盟对抗大明雄师的战事之上。
……
……
朱见济在朱祁钰北巡漠北时,在乾清殿制定出来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已经一步一步的在广安四年的冬天慢慢落实到地方上。
工部、户部、吏部忙的热火朝天。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下沉到州、府、县的部门,已经在成立筹建中,各地官学也在疯狂扩建,而城承建这些地方部门的公事衙门建筑的,主要是杭氏建筑集团。
当然,全国这么大的蛋糕,杭氏建筑集团一口吃不下,最多占据了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剩下的大蛋糕,在广安帝朱见济的默许下,交给了全国各地的上层建筑。
这也是一种利益交换。
当下,朕允许你们来分一杯羹。
那么等稍后朕推广土地改革的时候,你们最好识趣点。
否则修怪朕翻脸无情。
……
……
广安四年,中秋,大明再次泰山封禅。
祭祀上天。
昭示功绩。
长子封王。
景泰十九年、景泰二十年、广安四年的三次泰山封禅,朱祁钰父子凭靠一己之力,又把泰山封禅的逼格给拉了上来。
今后的君王,若是没有个外扩的耀眼战绩,你都不好意思泰山封禅。
除非是宋真宗那样的厚脸皮。
皇长子朱祐桢,在泰山封禅大典上广而告之天下,封燕王。
这意义天下读书人和朝野有识之士一目了然。
皇长子、燕王。
妥妥的未来接班人。
而广安帝陛下在封禅大典上,还顺带给朱祐桢指定了帝师,阵容及其庞大:内阁首辅商辂、教育司司长陈献章、工部尚书杭敏、户部尚书陈循、改革总政司司长黄玉郎、金戈候王越。
内阁商辂,负责教导殿下政事方面的处置事宜。
教育司司长陈献章,负责传统文化教育。
工部尚书杭敏,负责教导工业知识。
户部尚书陈循,教习金融知识。
改革总政司司长黄玉郎思维跳脱,负责培养燕王的另类思考方式。
金戈候王越,负责教导火器战法。
可说是全方位的培养燕王,要把朱祐桢打造成下一个“朱见济”。
但这是朱见济的一厢情愿。
广安五年,燕王朱祐桢六岁,正是混世魔王的年龄,加上广安帝陛下为了让燕王殿下有个愉快的童年,虽然已给燕王配备好了未来的帝师班子,但明确言说了,当下只需稍加教导即可。
六岁,每日只学《三字经》与《三系书》。
其余时间,燕王殿下自由发挥。
但有个词叫天性。
还有个词叫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