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济一见四人犹豫,脸色一沉,“嗯?”
浓重的鼻音!
四人吓了一跳,偷瞄了一眼脸色阴沉的广安帝陛下,四人只觉东暖阁里寒意阵阵,帝威凛然若雷霆重压。
心里迅速权衡再三,四人还是接旨了。
刑部和都察院是否会因此退出九卿之列,暂且不管,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经过这么一改革,刑部管辖的人员数量,至少超过五万!
相当于锦衣卫了。
如此数量的刑部,就算退出九卿之列,那也是朝堂中枢部门,所以董方思绪转过弯后,立即接旨,并言说会全力落实。
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下属人员则有可能直接破万。
大理寺的人员本来不多,下属人员如此暴增,地位井喷式飙升。
都察院全国加起来本来也只有几百人,而且这个改变对都察院的职权并无影响,现在下属人员再如此增加,权柄反而更重。
李实和王崇、严珞之所以没有立即接旨,是给董方面子。
免得他们接旨了,董方却不接旨。
独立独行抗旨的话,势单力薄,不好为他说情。
刑部尚书董方一接旨,这三人也立即接旨,深恐广安帝陛下反悔了。
朱见济点头,“各位务必全力以赴,未来几年,我大明本土基本不会承受战事的影响,加上医卫水平的提升,人口肯定要疯狂暴增,而你们管理的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加上锦衣卫,就是全国地方基本安全的保证,不要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去了,结果民间却一堆破事,朕也不奢望路不拾遗,但朕希望国泰之畔是民安!”
又道:“告退罢,让吏部尚书白圭进来。”
片刻后白圭入内行礼。
老丈人白圭,对朱见济的支持那是不遗余力,和杭氏外戚一样,朱见济的所有主张,吏部那边从没有一顶点的反对意见。
人嘛,感情都是双向的。
所以翁婿之间关系很是和洽。
朱见济很是客气的起身移步到暖榻旁边,嗯,已经换成了凉席,喝着冰镇西瓜汁,也给白圭赐座赐了饮品,这才慢慢的道:“白尚书,接下来吏部可能会有点忙了。”
白圭笑了笑,“也没闲过。”
中南半岛新增交趾、占城、万象三大承宣布政使司,稍后还会有金边、大城两大承宣布政使司,五个承宣布政使司加上下属州府机构,如此庞大的官员人群,除了大部分重要位置的主官是九卿们商讨、举荐,其余配备,都是吏部在操办,足足一两万人的官员体系的安排,吏部就那么几百人——这几百人还是这一两年突然暴增的,之前吏部人数并不多,所以白圭其实一点也不比杭敏轻松。
吏部内部各司官员,自从大明全面南扩后,基本上就在连轴转了。
尤其最近,熬通宵那是家常便饭。
朱见济道:“所幸中南半岛的地方官府体制已经正常建立了起来,各地县州府衙的编制基本上有了雏形,接下来就是慢慢缝补而已,在地方锦衣卫和卫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