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陈循出列,和于谦一起领旨。
打仗?
现在大明的文臣和武将一样,都骚动得很——因为自景泰帝登基,大明不管是内平地方,还是外征异邦,从无败绩!
武将们自然喜欢。
文官们喜闻乐见。
而在朱祁钰两父子的经营下,大明的武将虽然战绩辉煌,但却并没有因此压倒文官一头,文武官员并重于朝堂。
操作其实很简单。
大多战事中,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哪怕战功再大,也不会有过分的封赏。
而且战功最多的在幼军。
幼军将领又一直没去五军都督府、兵部和亲军二十六卫任职。
再者,朱祁钰两父子在清除唐氏外戚后,又提拔了一批在军队有过履历的官员任职七部侍郎,提高了文臣在军事上的话语权。
武将看轻不了文官集团。
而文官集团也挑不了武将勋贵集团的刺。
在这样的局势下,打仗不影响两大集团的利益,所以当下大明只有主战派,没有主和派,这是大明之风骨。
朱见济又道:“新春伊始,又要对外用兵,朕精力有限——”看向杭敏,“工部要上奏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多?”
杭敏出列,“很多。”
朱见济略一沉思,“锦衣卫指挥使刘敬,礼部尚书陆瑜,工部尚书杭敏,兵部尚书于谦,工部左右侍郎崔恭、王复到文华殿议事,其余诸位卿家,如有事务未奏,稍后呈送章折于内阁,按规制上递文华殿或乾清殿罢。”
其实就是偷懒了。
只要不是涉及对外用兵、大明军队改制、工部改革的事务,哪怕是送到内阁,也不会转呈到文华殿,而是去乾清殿。
让太上皇朱祁钰裁决。
朱见济起身,“下朝!”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朱见济知道仅靠他一个人,不可能打造出一个世界警察大明来,还得多多剥削朝臣和老朱。
他只管当一个大方向的掌舵人。
甚至于现在去接收安南,在安南那边继续利用堡宗布局这件事,他都不会亲自去了,而会交给心腹大臣。
毕竟天子了嘛。
而且朱见济有上帝视觉,也防备着内阁独大,所以自王文担任过内阁辅臣权兼七卿后,这些年来,内阁辅臣从无到七部任职的例子。
用朱见济的话,朕不允许内阁那么牛逼的存在。
但琐碎事务,比如各地刑案,其实内阁是有权决断,但还是得送乾清殿,让朱祁钰最后圣裁,不过在春节时一家团聚时,朱祁钰嚎着说太累,朱见济就有点想法了。
全国各地刑案太多。
尤其是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各方面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刑案肯定会越来越多。
而死刑之类的还需要日理万机的天子来圣裁,其实哪有那么复杂,可以在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上面做文章。
仿效后世的公检法三套系统。
以后死刑犯的审核,直接在这三套系统的最高衙门终结。
不需送递乾清殿。
但这是治标。
还得治本。
等接收了安南之后,朱见济准备花力气,由刑部、锦衣卫配合,在全国展开法治改革,不说路不拾遗,至少要人间清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