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霄走到城墙边上,把背后的包放在地上,开始往外掏工具,显示掏出了一卷麻绳然后掏出了一个钩爪。陈霄熟练地把麻绳绑在钩爪上,然后甩了起来,速度越来越快突然间一松手,钩爪稳稳的飞上了城墙上面,陈霄使劲的拉了拉,发现拉不动,然后背上背包转脸说道“阿真,我先上去,你跟在我后面。”说完陈霄双手拉住绳子,脚等在城墙上,一步一步的往上攀登起来,朱真摇了摇头,然后也跟着陈霄爬上了城墙,好不容易朱真爬上了城墙,站在城墙上,朱真看到陈霄站在城墙的内边,盯着城墙里面,朱真也走了过去,借着夕阳的光辉朱真看清楚了。
朱真在城墙上看清楚了这座古城的样子,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如果说和陵给予朱真的是震惊的效果,那眼前的这个古城给予朱真的则是震撼,放眼望去看不到外围城墙的尽头,而在城里面朱真隐约看到还有两道城墙,也就是说这个古城是按照内、中、外三道城墙所建,朱真他们所在的位置应该是最外面一道城墙,在这外城墙与中城墙的这块范围内只能看到各种样式的民居,这些民居都被规划的四四方方的,沿着中间的一条中轴线东西分开,而在中城墙以内的东西方大约相同的距离处处,还有高大的两座佛塔,至于更里面的内城墙朱真已经看不清了。也可能因为这片森林无人进入,这片古建筑群保存的十分完好,而向北望去,朱真已经看不清楚还有多少房屋在哪里,
朱真大致预估了下这个古城最少要有大几十平方公里大小,这要是在明代的话估计比当时的明中都凤阳都小不了多少。朱真借着夕阳又看了一会说道“杆子,这古城实在是大了点,你说这会不会是明代哪个王爷的封地啊?”陈霄摇了摇头说道“云南这边是沐英的封地,但他的王府并不在这。“朱真笑了笑接着说道”对啊,所以说如果修建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当时的黔国公不可能不知道,我敢说这个古城云南的黔国公一定知道,而且你一说这事,我想起来咱们大二时那本从书摊上收来的明王记了。“这本明王记是朱真和陈霄在上大学的时候在古玩市场上收来的一本旧书,大约是清同治年间的一本木刻本,类似于纪传体的书,这本书很有意思,它里面记载的是前代明王朝各个王爷的故事,从朱元璋的儿子起一直记载到了明末时候的异姓王郑成功等人,有的王爷寥寥几字,也有一些记载了很多轶事。而这本明王记的作者叫刘十三,不知道是真名还是笔名。
明朝对于王爷的分封非常严格,当年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几大功臣徐达,常遇春,沐英这些人都是在生前封为国公,都是在死后被追封为王爷的,一开始被封王的只有朱元璋的几个儿子,而这些儿子和国公都被朱元璋限制,一生不得离开其封地,而且还没有什么权利,唯一一个例外就是死后配享太庙的黔宁王沐英,他在云南就相当于皇帝,而后世的历代黔国公则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而沐英在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所收养,让他跟着自己姓叫做朱英,而根据明代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小故事,一天下午,朱英在朱元璋的大帐里在那看沙盘,比划着打仗,朱元璋在一旁看着朱英感到可爱,但是突然朱元璋问朱英说,“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呢”?朱英听后用儿童那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朱元璋,想了半天后回答道“我就是您的孩子,深沐您和母亲的养育之恩。”朱元璋似乎不肯罢休,还是一个劲地问朱英,朱英却始终磕着头对朱元璋重复刚刚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