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已经进入初冬季节,草色都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如同厚厚的草毯铺在无边无际的莽原旷野。
像一个硕大无比的淡黄色的无垠无际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这片连绵不断的淡黄色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这种对心灵的震撼只有当日初临东海之时才有过,许飞和周云信马由缰,肆意的策马奔驰,就像是在大海里随意飘荡。
这样不知跑了多久,方才看到草原上有星星点点分布的牧民帐篷,草原地广人稀,有大的部落,也有自己一家单独放牧的牧民。
此时已然日上三竿,草原上的天空好像特别低,那种湛蓝色的天空就如同在头顶一般。
太阳非常猛烈,晒得二人叫苦不迭,身上的初冬衣服也觉得颇为燥热。
岂不知这草原昼夜温差极大,草原部族穿衣皆是褒衣博带,看上去便提现其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又多为袍服,方便骑乘,到了午间只需将皮袍推到腰间即可。而许飞周云穿得都是中原地带的棉服,穿脱不便,此时甚为燥热,刚进草原的那股子欢呼雀跃的劲头都烟消云散了。
这二人催动马匹行了大半天,作为向导的周云一直默不作声,只顾闷头向前骑行,许飞更是从来没有来过草原,哪里有什么主意,只得跟着。
又走了半天,眼见这日头西斜,周云居然还在闷头骑行,和平时那孩子脾气判若两人。
许飞再也按捺不住,催马快行了几部拦住周云道:“云弟,此时已然快到天黑时分,莫不如快些寻一处牧民看看能否借宿一晚?”
那周云听了只是木讷的点了点头,便又向前行去,这次倒好,走得日落西山才看到远处有一缕青烟。
那周云望见了就如同溺水之人看到救命稻草,一件兴奋的对许飞说道:“大哥快看,咱们快马加鞭,去那里借宿,说完快马三鞭一溜烟去了。”
许飞越看越觉得古怪,但自己在这草原毫无头绪,只能一切听周云安排。
二人快马而行,不多时便到了炊烟所在之处,见前面有两座帐篷,皆是用牛毛做毡然后缝制而成,用数根牛毛制成的绳索牢牢的拴在砸入地里的木楔之上。
二人行了一天,已是又累又饿,下得马来在一边的木架上拴好,这周云嘱咐道:“大哥把马鞭放在外边就好,切莫带了马鞭入帐篷,牧民对此大有忌讳。”
这话说完,许飞一颗提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这一路上看这周云不发一言,不像是对草原路径民风民俗了解的样子。
没想到这般时候突然说出此等内行话来,确实是来过草原之人方能知晓,于是赶忙将马鞭放回马上。
二人来到帐篷门外,还没等打算怎么个借宿之法,却见帐篷门一掀,走出来一位年老牧民。
此人穿戴的都是典型的草原服饰,皮袍,腰带,靴子,装饰的器物都是颜色鲜艳的蓝白之色。头发花白,一脸的沟壑沧桑。
二人见有人出来连忙拱手施礼,还没等开口那位年长的牧民却先说道:“二位是中原人士吧?此时已经天黑,这草原夜间气候极其寒冷,快到帐篷里。”
语音虽然有些古怪,但也尽能听懂,岂不知许飞周云二人这次真是有了大运气。
这周云以往都是跟赡蠱堂前来,路径只是看过几次,具体如何行走都是当地部族带领,自己早就走的七荤八素,不明所以了。
是以白天一言不发,生怕许飞看出来怪罪,实在是孩子一般的性情。
尤其这周云根本就不懂这草原部族的语言,这借宿问路更是无从谈起,若不是此间牧民居住在草原边缘地带,离中原不远。所以很多牧民经常做些皮毛生意往来,通晓中原之语言的人不在少数。今夜怕是要尴尬一番了。
二人入得帐篷,发现帐篷里是一老年女性牧民和一对年轻男女。见了两人进来都起身用草原的礼节相迎。
许飞周云不知该如何回礼,只能模仿对方深深弯腰抚胸回礼。
那老年牧民一脸的笑容,对着自己的家人说了几句,然后用中原话对二人说道:“这里都是我的家人儿女,不要拘束,先一起好好吃顿饭。”
二人大是感动,如此不曾相识无有交情,却能热情相待,真是有异与中原民风。
只见那老人的儿子快步走出帐篷,过了半晌,将一只剥了皮切割好的小羊端了进来。
此乃草原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